摘要: 該鎮大棚楊梅將于5月20日左右上市,預計產量70余噸,產值1200余萬元、同比增長約25%。 一是提升促早栽培技術。搭建階梯狀連棟楊梅設施大棚,通過“大棚保溫+人工控溫”,輔助人工授粉、疏果疏枝、綠色防控等技術,模擬適合楊梅生長環境,促進大棚楊梅成熟期比露天楊梅提早15-20天,采摘期延長15天以上,單果平均...

該鎮大棚楊梅將于5月20日左右上市,預計產量70余噸,產值1200余萬元、同比增長約25%。
一是提升促早栽培技術。搭建階梯狀連棟楊梅設施大棚,通過“大棚保溫+人工控溫”,輔助人工授粉、疏果疏枝、綠色防控等技術,模擬適合楊梅生長環境,促進大棚楊梅成熟期比露天楊梅提早15-20天,采摘期延長15天以上,單果平均達18克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%左右,甜度口感均優于露天楊梅。
二是助推設施化改造。結合市級高質量推進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政策,在梅園大山片區落實大棚楊梅設施建設補助,推廣大棚搭建技術、灌溉系統、機械卷膜裝置,吸引更多梅農進行大棚楊梅設施栽培。今年該鎮大棚楊梅面積達155畝,較去年增長約35畝,政策補助面積約35畝,補助資金約106.88萬元。
三是助力楊梅保鮮銷售。建立以楊梅為主打產品的梅農共富工坊和豐澤共富工坊,依托“片區聯合黨委+專業合作社+農戶”的經營模式,由“戀山”強村公司牽頭,面向片區農戶提供楊梅種植技術指導、楊梅品質把控等服務,組織新農人集中直播推廣售賣。計劃通過應用共享冷庫延長楊梅保鮮時間,提升“慈溪楊梅”品牌競爭力。
版權聲明:除特別聲明外,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...